close

防骨鬆一般都想到喝牛奶與吃鈣片

談到要防骨鬆,最好的辦法就是適量補充鈣質,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喝牛奶或是吃鈣片,這兩種方法的確有效,不過,牛奶與一般鈣片中鈣質的吸收率只有30%,甚至還要比有些植物性食物,例如豆類與芝麻的吸收率還低。

HEHO君要提醒大家,其實不只是喝牛奶,其實吃水果也可以達到「壯骨」(強化骨)的功能,特別是對75%有乳糖不耐症的國人來說,改用水果來補充鈣質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研究顯示大量吃水果可以壯骨

2004年時美國《臨床營養期刊》刊登了一項研究調查報告,結果顯示在同樣的體重和運動量條件下,大量吃水果的女性具有最強壯的骨骼。刊載在《Food & Function》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結果顯示,攝取最多水果的參與研究者要比攝取最少水果的人,降低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約32%。

營養師就指出,水果內所含有的維生素C、鉀、有機酸以及其他營養物質都具有強化骨骼的作用,特別是鉀元素的攝入,有助於減緩鈣質的流失。

強化骨質水果中含有4種營養素

而具有強化骨質功效的水果大致可以分為內含4種營養素:

含維生素C

維生素C除了可以提高鈣質的吸收率外,還可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,促進骨骼強化。富含最多維生素C的水果即是芭樂,根據國健署的數據顯示,100公克的芭樂中便人工植牙含有243毫克,約是檸檬的4倍,此外,奇異果每100公克含有維生素C90毫克,至於草莓、鳳梨與柳橙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。

常常看到年紀輕輕30、40 歲就一口爛牙,後面的牙齒蛀光光了,但卻認為前牙還維持得住,所以後面有問題的牙齒就暫時不理,於是繼續倚靠前牙吃東西。久而久之,牙齒咬合便跑掉了,沒有足夠的牙齒承受咬合力量,全口牙齒很快就會全盤崩壞,此時就需要全口重建了。很多患者都認為全口重建就是把缺的牙齒補滿就可以了,但這樣只是做了一口假的牙齒罷了,並沒有改善咬合的問題和牙齒的穩定性,全口重建必須要建立牙齒的穩定咬合才行。 就像翻新房屋一樣,設計師先要詳細地丈量、構思、畫設計圖,與屋主討論後,選擇材料,然後用心的裝潢。全口重建也是如此,醫師要先為病患詳細檢查、訂定治療計劃及估價,再與病患討論,然後選擇材料,進而逐步完成全口重建,重點是牙齒的咬合力量要平均分布在所有牙齒上。

類胡蘿蔔素:

2016年1微創植牙0月的《生物科學期刊》一篇文章指出,在細胞培養實驗中證實,類胡蘿蔔素可抑制成熟破骨細胞的生存和骨吸收功能,並促進骨合成作用,可能對骨骼健康有益。像是木瓜、芒果、番茄都含有豐富的β-胡蘿蔔素。

檸檬酸:

鈣質在酸性環境下吸收率較高,日本廣島大學的研究指出台北植牙,每天喝200毫升的檸檬汁再加入鈣,可讓骨密度提高1.32%,還可讓提高的骨質密度至少維持半年。

而具有酸味的水果多富含檸檬活動假牙酸,包括柳橙、橘子、檸檬、葡萄柚等柑橘類水果,以及桃子、梅子、鳳梨、奇異果等,攝取這些水果都有助於鈣質的吸收。

鉀:

攝取充足的鉀有助維持骨骼礦物質密度,降低骨質疏鬆危險。研究指出,鉀與鈣、鎂、鋅和維生素 D一起食用,有利於維持骨骼健康。

而富含鉀的水果多屬熱帶水果包括有香蕉、椰子、鳳梨、榴槤等,平均每100克即有250-470毫克鉀,而櫻桃的含鉀量也不錯,大概每100克含鉀量即有232毫克,而且糖分只有10.2%,可以補鉀壯骨。

別單靠吃水果補鈣,否則反會造成骨鬆

最後,HEHO君也要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每天光吃水果而不吃其他食物,膳食中的鈣攝取量會嚴重不足,不僅無法提高骨骼強度,反而會降低骨質密度。許多減重的女性正是因為完全以水果代替正餐,而導致提早出現骨質疏鬆的狀況。

「一定是因為植牙可以賺比較多錢,所以醫生才喜歡叫病人植牙吧!」事實上,大部分醫師不會為了貪圖錢財而要求病人植牙,目前3顆假牙的價位已經追上植1顆牙,醫師是因為植牙基本優於傳統固定假牙,站在「多一個牙根,多一些力量」的立場,才如此建議病人。活動假牙的式微-約20年前,因為不懂植牙的好處,6、70歲的人大多戴活動假牙。使用活動假牙需要忍耐1、2個月以上的適應期才會舒適,為了正常咀嚼,也必須修正自己的咬合習慣。20年後的現在,很多人不再願意使用活動假牙,80歲以下的患者基本上都會選擇植牙。現代人不接受活動假牙的原因大多是適應期太長及擔心被嫌老。在印象中,只有老人才會穿戴假牙,現在60歲的人不認為自己已經老了,戴活動假牙的意願便不高;或是戴了1、2次後,因為不適應而棄之不用的案例也非常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eshecgjwf 的頭像
    ceeshecgjwf

    ceeshecgjwf的部落格

    ceeshecgj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